一、出台背景
去年以来,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工作部署,各级各部门及时出台多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起到了稳信心、稳预期的良好效果。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极大影响,生存困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好我市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商务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了调研,征集了解外贸外资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同时,了解一些地方稳外贸稳外资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提出了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建议,并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
二、主要内容
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力求有效解决外贸外资企业疫情影响下反映的突出问题和诉求。既有过去长期坚持的有效之策,也借鉴吸收了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健全外贸和外资企业帮扶机制。建立重点外贸企业信息台账和外资企业分级服务工作台账,对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重点外贸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保险+企业”融资合作模式,加大企业线上申请跨境贷、信保贷等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建立商务、税务、人行、海关四方联席会议会商机制,构建外贸企业问题困难即时反馈和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二是提升海外市场开拓能力。结合疫情影响组织企业参加省推荐的各类网上展会,转变市场开拓方式。推动医疗物资出口,指导企业申报商务部“白名单”。推动外贸生产企业入驻“三同”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拓宽出口产品内销渠道。强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快二类口岸建设、招引有实力的国际物流企业、加快推进巷口桥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支持广德市和绩溪县等地开展海铁联运工作,支持企业通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出运货物。支持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做大做强,积极推动宣城综保区申建工作。积极争取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宁国经开区建设安徽(宁国)中德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
四是推动扩大进口和招引外资。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机电设备,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进口贴息支持。加大外向型项目招引支持力度,创新拓展招商引资方式,对当地招引外资做出重大贡献、招引落户重大项目的招商机构、商协会、个人给予表扬激励。发挥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优势,招引“大进大出”外向型企业,鼓励企业扩大消费品进口。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五是优化外贸和外资发展环境。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内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在全省推广实施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改革,推进“两段准入”“两区优化”等改革举措落地。建立企业告知提醒督促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通关、检验检疫等合规指导。优化原产地签证服务,保障企业快捷出证。将外贸企业免抵退税额纳入企业税收基数,让外贸企业充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提升一类、二类出口退税企业比例,确保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税融通”受惠范围扩大至A、B、M级企业。简化外资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开展“外资之家”工作,打造新型政商关系。
三、下一步工作
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要抓政策落实。我局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深入外贸外资企业调研,宣传外贸外资相关政策,问计于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外贸外资企业信心,努力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全面挖掘外资合作、增资扩股项目线索;对引进的外资项目全环节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稳定发展;加快二类口岸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发挥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作用,推动宣城综保区申报和建设工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